輸送帶的安全穩定運行直接影響到生產作業。輸送帶在運行中會遇到許多問題,我們應該這卻了解和能夠進行快速的現場修復,確保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:
輸送帶的調試:
1、滾筒外表面加工誤差、粘料或磨損不均造成直徑大小不一,輸送帶會向直徑較大的一側跑偏。即所謂的“跑大不跑小”。
2、轉載點處落料位置不正造成輸送帶跑偏,轉載點處物料的落料位置對輸送帶的跑偏有非常大的影響,尤其在上條輸送機與本條輸送機在水平面的投影成垂直時影響更大。通常應當考慮轉載點處上下兩條皮帶機的相對高度。相對高度越低,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,對下層皮帶的側向沖擊力Fc也越大,同時物料也很難居中。使在輸送帶橫斷面上的物料偏斜,沖擊力Fc的水平分力Fy最終導致皮帶跑偏。如果物料偏到右側,則皮帶向左側跑偏,反之亦然。 對于這種情況下的跑偏,在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加大兩條輸送機的相對高度。在受空間限制的帶式輸送機的上下漏斗、導料槽等件的形式與尺寸更應認真考慮。一般導料槽的的寬度應為皮帶寬度的五分之三左右比較合適。為減少或避免皮帶跑偏可增加擋料板阻擋物料,改變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。
3、承載托輥組安裝位置與輸送機中心線的垂直度誤差較大,導致輸送帶在承載段向一則跑偏。輸送帶向前運行時給托輥一個向前的牽引力Fq,這個牽引力分解為使托輥轉動的分力Fz和一個橫向分力Fc,這個橫向分力使托輥軸向竄動,由于托輥支架的固定托輥是無法軸向竄動的,它必然就會對輸送帶產生一個反作用力Fy,它使輸送帶向另一側移動,從而導致了跑偏。搞清楚了承載托輥組安裝偏斜時的受力情況,就不難理解輸送帶跑偏的原因了,調整的方法也就明了了。
輸送帶劃傷、破損的現場快速修復:
在傳送帶在使用過程中,最常見的問題有:異物劃傷、局部異物損傷、磨損、穿孔等。
1、通常輸送帶因為異物造成局部損傷,按照傳統方法要全部拆卸后,進行修補并加熱硫化或報廢更換。
2、可使用高分子橡膠修復材料進行,它具有超強的粘著力,出色的耐磨性能和優異的抗拉性能。采用高分子橡膠修復材料,免拆卸、免熱硫化現場修復橡膠輸送帶劃傷,修復費用低、時間短,避免報廢更換和長時間停機造成的重大損失,而且修復后的傳送帶完全可以達到新傳送的使用壽命。
3、修補涂層的厚度可控,成形快速,投用時間短。固化后的涂層具有甚高的內聚強度、拉伸強度、剝離強度和良好的硬度、韌性、延長率。可大大簡化修補施工工藝,自流平性好,外觀光亮。既可以快速修復損壞的橡膠輸送帶、橡膠制品,也可在制品表面預涂一層保護層,延長使用壽命。